1、培养动机。年龄大或者能力较好的孩子,指导者要不断地把正在做或将要做的事情告诉他,如说:“去超市买面包”,让他知道我们正在做的事,并学习如何表达。以后就要利用熟悉的情境给他提表达要求。对小年龄、能力较差的孩子则帮他把他想要的事用口语表达出来。比如他想喝水,在带他去拿水时,告诉他“我要喝水”或“我们去拿水”并用手势做辅助表达。慢慢培养他用简单的词语作表达。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要非常生活化,出门时,在家时,看到人时,做事时都要教他说话,并鼓励儿童主动表达,越有机会表达的儿童语言发展就越好。
2、注意方法。在“一对一”教学,要由两个人一起教,一个扮演指导者的角色,一个扮演让孩子模仿的对象,构成一种正常的交往模式,不能一人扮演提问者及答话者两种角色。
从练习回答各种问题来学习表达。下面是几个例子:
1、能以自己的名字来称呼自己。
方法:1)指导者与儿童一起站在镜子面前,指着儿童在镜中的影像,重复说出儿童的名字。2)协助儿童指着镜子中的影像,问:“这是谁?”另一个指导者示范回答:“这是XX”。3)向儿童重复提问,儿童以下列形式回答:“这是XX”(可说出儿童名字的第 一个字作提示)。4)若儿童尝试说出“走,走路”或发出其他近似的声音,立即奖励他;5)若儿童未能回答,指导者则代儿童回答,并要求儿童模仿说出答案一次;6)重复以上步骤,并逐渐减少提示及协助,再练习说其他图片中的动作。
提示:1、提问前的过度、引导很重要,练习一开始,并不直接提问,而是以描述实物、图片的形式把答案说出来并作强调,然后才练习回答。
2、要有实物、照片、图片这些可视性强的材料。
3、一般步骤为:示范(多次)-》协助(各种提示;嘴形、开头的音。。。)-》尝试回答-》奖励-》自动说出。学习评估说话有没有达到目的。
这方面的练习就是通过设计情境,然后让儿童学习怎样根据听话人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反应。如儿童说:“爸爸,我们去玩好不好?”也许他说话的声音小,问得不清楚,或者没有看着爸爸说,他爸爸便故意装成没有反应。这时,妈妈则在旁边教他,爸爸没听清楚,再大声讲一遍。让他知道爸爸的反应表示没有听清楚,没有达到目的,需要再重复。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儿童掌握如何恰当运用语言的技能。
地 址:台州市椒江区中国农港城B1幢
联 系 人:张老师 / 周老师 / 徐老师
手 机:18958687778 / 18320075343 / 18072589616
服务热线:0576-88835880
网 址:www.tzylxx.com